绛县,位于山西省南部,农业基础良好,土地肥沃,特色突出,是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县、全国第七大山楂生产基地第一县、山西省中药材富集县、山西省药物培植基地。丰富的物产资源造就了绛县对农田耕地的高标准要求。
绛县耕地面积45万亩,其中水浇地面积26.37万亩,富硒土壤面积4万余亩,年均降水量600毫米左右。近年来,为进一步提高本土耕地效益,打造高效节水的绿色农田, 更是积极响应国家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号召,联合浙江托普云农建设现代农业耕地质量监测点,全面提升区域农业现代化水平,推动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重统一。
耕地质量物联网监测点由“一个耕地质量监测管理平台、多个智能环境监测设备”共同构成的。通过智能监测设备实现农田墒情、虫情、苗情、灾情等的监测,预防农业重大灾害面积扩散蔓延。虫情信息采集后,及时发现虫害重点区域,绿色防控虫害,把虫害影响降到最低。同时采集风速风向、空气温湿度、降雨量等气象数据和土壤墒情、盐分、氮磷钾等肥力数据以及作物叶面温湿度数据,以此确定作物生长所需营养,精细化测土配肥,旱作节水,保证耕地质量,提高土壤效力,从而提高粮食产量。
而耕地质量监测管理平台,通过对作物生长环境实时监控,直观可视化地查看作物的生长状况、虫害情况、施肥干旱、能否收割等等。机械化+大数据技术的投入,实现了智慧管理、决策,进一步节省了生产上的人力投入,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种植科学性。
在绛县的耕地质量监测点里,测报人员再也不用顶着烈日骄阳、风霜雨雪去田间地头看作物生长了。高效节水、绿色农田的打造,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,农田内的重大病虫害的监测准确率得到有效提高,农户的防治成本也得到有效降低,农业生产与管理,更智能、更轻松,耕地质量保护工作有了基础支撑。同时对土壤、水肥、气候等生态环境的严格把控,也让作物品质有着巨大提升,产品品牌美誉度进一步打响,单品价值更高。
绛县如何打破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生产“瓶颈”?数字化监管必不可少。自山西省全省组织建设高标准农田以来,绛县大力推广信息技术与农田保护、农业生产相结合,共推农业发展。托普云农打造的绛县耕地质量综合监测点,守护沃土生态,数字监管为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驾护航,既保障了粮食安全生产,又带动了山楂、大樱桃等特色农产品种植,筑梦绿色未来,走出了一条山区县农业节水增粮增效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。
上一篇:没有了!